回教學總網站

2018年8月27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八佾》#25

《論語.八佾》#25
子謂韶,「盡美矣,又盡善也。」謂武,「盡美矣,未盡善也」。

***
韶和武都是指某一種樂曲。

孔子對這二種不同的樂曲評論,在這句中,有二個重要的概念,孔子拿了出來。

一個是美,一個是善。
那麼,美 和 善是什麼樣的關係呢?

美是美學的;善是倫理學的。
於是這又是美學和倫理學的關係;
進一步的說,美學和倫理學有什麼關係?

美的東西,未必是善的。
孔子那句話中可以看出來意思,
這我想大家也可以認同的感受出來。

但,善的東西與美的關係如何呢?

如果依美學理論來談這問題,
而又是從康德美學來論,
那麼,
來,善的東西一定會是美的。

一個人做了善事,你會覺得「美」,
一個人有了好的人格,你會覺得「美」。
如是。
很簡單,很真實,不是嗎?

但在我們目前這時代,沒人會把善和美扯在一起,
只會把善和抽象的名詞,例如正義,扯在一起。

抽象的名詞,是沒有持續的感動力的,
真正的具有源源不絕的動力的,背後一定有「感性」的力量,美。

但你一定會去忽略。因為,你沒有感性的能力了。
在這個社會,所有的美,都想法子要和某種「理念」掛在一起,
要用抽象的某種名詞,你才放心。

你不敢去相信,感性的感受才是美的真正發動來源。

善,本來就是有感性的美,所以,你會有一種親近感。

但我們對「感性」的能力,愈來愈低,
對抽象理性的形式美感,愈來愈強調。

美,被打入了私有領域。
但,美 之所以是美學研究的課題,
在於那是一種具有「公共性」的「私人感受」。

理性和感性的二分,是資本主義下的意識形態。
這樣,你才能用「錢」去處理、評價所有的感性事件,例如戀愛。
就像手機的差異,是技術上的數字,而不是你的使用感覺。

我們會喊人人平等,這沒錯;
但我們沒有什麼能力去看出人與人之間本來就一定會有的差異,
人與人本來就一定會有的「不同」。
那差異與不同,所各自帶著的一定會有美感。

美是感性的。

善,則是在感性中把美帶了出來。

所以,人格是人最美的藝術品。
是人格,而不是理念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