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7月8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先進》# 13

《論語.先進》# 13
閔子侍側,誾誾如也;子路,行行如也;冉有、子貢,侃侃如也。子樂。「若由也,不得其死然。」
***
白話譯:

閔子騫在旁侍奉時,正直而恭敬的樣子;子路侍奉時,剛強的樣子;冉有、子貢侍奉時,溫和快樂的樣子。孔子樂了,說:「子路這樣的個性,恐怕不得好死。」

這是孔子對人的觀察。

古注中談到了二種重點:

一、
《章句》:
尹氏曰:「子路剛強,有不得其死之理,故因以戒之。其後子路卒死於衛孔悝之難。」

二、
《疏》:
「子樂」者,以四子各盡其自然之性,故喜樂也。

子樂,是在文句的前面。
換言之,孔子並沒有要去「強制」的要求,子路要去改變自己的習氣。

看到各種不同個性的學生,孔子很樂。

人生不也如此嗎?
這世界就美在千差萬幻。
一個好的世界不就在於讓不同個性的人都能好好發揮其質性。

《華嚴》:雜花莊嚴。

但,一種個性也必然有其後續的效應,這亦是無可奈何之事。

所以,人生艱困。

這種矛盾有解嗎?
所以,幾千年來,各種哲學、宗教、修行,常是在思考、討論這一矛盾化解之可能:
個體性的圓滿之際,又能合於公共性。

這一點,黑格爾討論頗多,給你參考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