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7月29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先進》# 25

《論語.先進》# 25
子路使子羔為費宰。子曰:「賊夫人之子。」子路曰:「有民人焉,有社稷焉。何必讀書,然後為學?」子曰:「是故惡夫佞者。」
***
子路派子羔當費市市長。
孔子說:「這是誤人子弟。」
子路說:「有人民,有土地,可以當官後做中學,何必讀書,才算學習?」
孔子說:「這真是強詞奪理。」

《章句》:
包曰:「子羔學未熟習,而使為政,所以為賊害。」

初看起來,這也是我們現代也常會出現的討論議題:即,讀書到底有沒有用?

讀書無用論,這不難聽到,甚至蠻普遍的。

一般都說,就是在工作中好好做好好學,就可以學到東西了,何必再有先前的某種學習教育過程呢?

其實孔子並沒有否定啊。真的。

因為這篇的重點,不在於是不是在於學了之後才能有工作,而是在對孔子對子路說法的批評:「是故惡夫佞者」。

佞,花言巧語。

《疏》:
言人所以憎惡夫佞者,祇為口才捷給,文過飾非故也。

不是只有「讀書」才能學,任何事都是學。這沒什麼好爭的。
但,不管做什麼,願意去就這方面去多看書,也不會是什麼壞事。
依我們一般之經驗,讀書或多或少都可以增加思考和看問題的深度。

孔子並沒有在這方面做文章。
而是,
他對子路罵的蠻兇的:惡夫佞者;即討厭花言巧語的人。

孔子罵「佞者」罵的很兇的。論語裡多的是。

佞者,為什麼那麼惹孔夫子生氣啊?
口才好一點,會怎麼樣嗎?

口才好一點,一點都不會怎樣,甚至是好事一件。
但,
如果因為是口才好,於是我們就因這能力而【失去了看到自己缺點的能力】,
那可能就很不好。

在我們的生活中,我們都常可看到這現象。

事實上,我們人類好像有這種習慣:如果辯得贏的,你就不會反思自己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