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7月21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先進》# 19

《論語.先進》# 19
子曰:「回也其庶乎,屢空。賜不受命,而貨殖焉,億則屢中。」
***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顏回的學問不錯了吧?可他卻很窮。子貢不相信命運,卻能經商緻富,對市場行情判斷準確。」

如果一直把孔子想像是成某種古板的道德家的人,這句是很費解的話。

孔子並沒有說子貢這樣是不好的。做生意做到賺大錢,這沒什麼不好。

但,孔子用這二人,做出鮮明的對比,到底,孔子是想向我們表達什麼?

古注講了很多,多是強調「言子貢不如顏子之安貧樂道」(《章句》),
但,這句子,
直觀的看下來,真的感覺上不是在強調「安貧樂道」。

抑或,孔子,反而是在嘲諷「安貧樂道」這四個字。

安貧與樂道,是某種「必然性」的相連著嗎?

或許,直白的說,樂道,就一定要安貧嗎?

不能既樂道但又很有錢嗎?

倒過來說,貧窮的人,就比較容易樂道嗎?

或許,把安貧樂道這四個字當作某種必然性而連在一起,已成某種迷信,
所以孔子也就拿案例 來有趣的對比一下。

或許,
信仰, 或著說對德性的追求,本來就是立足於既存現狀但又要超拔出於現狀的一種仰望。

是超拔,而不是順服!

所以,窮,但不苦。
所以,做生意,但「屢中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