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7月28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先進》# 24

《論語.先進》# 24
季子然問:「仲由、冉求可謂大臣與?」子曰:「吾以子為異之問,曾由與求之問。所謂大臣者:以道事君,不可則止。今由與求也,可謂具臣矣。」曰:「然則從之者與?」子曰:「弒父與君,亦不從也。」
***
白話譯:
季子然問:「仲由、冉求可算大臣嗎?」
孔子說:「我以為您問別人,哪知道您問此二人。所謂大臣,應以仁道輔佐君主,不行就不乾。現在他二人,可算充數的臣子了。」
說:「那麽他們是否絕對聽話?」
孔子說:「弒父和弒君,他們也不會服從。」

這篇很有趣,但卻也凸顯儒學的核心。

儒學肯認:人是有良心的。

亦即,人是有某種形而上的超越能力。也就是說,人會有良心來為我們下判斷。

但,
如果你不相信良心是超出你自己的那種是更有價值的聲音,
你不會理的。
人不一定會聽良心的聲音,因為那太小聲了。

所以,我們就會在人世間的生活中,為了自己的各種不經意的利害關係,
選擇去做那些「更有利於自己的事」,而不是「良心覺得好的」事。

但,即使你不聽,良心仍然是存在的,良心的聲音仍然是冒出的,
只是你故意選擇不聽。
但你是可以感受到那聲音存在的。

於是,
像是「弒父與君」,這種良心發作到非常顯目的事件,即使你平常不太聽良心的聲音,
這種時刻,你也不得不好好考量一下「良心聲音」的那種威力。

為什麼有威力,因為如果你不聽,
某種自己都看不下去的痛苦,會尾隨而到。

其實,就現代人而言,最想去問的問題是: 人有良心嗎?

良心是一種超越的形而上的力量嗎?還是只是一種社會公約。

有沒有良心,這是無法論證的,這只能你自己用「感受」去感受之,即「體悟」。

就像是我們看「藝術作品」一樣,總有一種「美感」在於我們之上的牽動著我們的感受。美感的來,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。
有一種聲音,那是良心的聲音,你感覺的出,它的來去不是你能決定的。
所以是一種超越性的價值意義。

那是人所俱有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