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1年9月6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子罕》#25/ 2021.09


子曰:「主忠信,毋友不如己者,過則勿憚改。」



這句話也是提出了三項孔子的「格言」,亦即人生行事的某些可以參考的範式。

往往,這種句子,都是對話中而來的某種回應式內容,
《論語》是對話體的文本。

但我們從文本中看不到完整的對話內容。

一旦把對話中某種特定情境的文字句子,去脈絡化, 而用一種「公式性」的社會科學概念來看待,會出問題的。

比如這句你會覺得有問題的是:毋友不如己者。

毋友不如己者,這句,如果抽象化、社會科學原理化,那麼你也幾乎無法生活下去;
在你的日常生活中,比你「不如」的人,多的是。

但如果是在特定條件下,例如打桌球,
當我們在討論要如何練習才能自己的球技更上一層樓,
你說,「一定不能找比你球技差的人去練」,
這有什麼不對嗎?本來如此。

你當然可以和任何人打桌球,不管是為什麼,這都沒問題,
然而如果你想「練球技」,
和「不如」你的人去練,往往沒有效果,或是「負」效果。

這句,從如何去實踐德性可以讓生命有更好的變化,
這一「行法效果」的視角來看,
是完全講得通的,
甚至,是你要注意的事項!

德性要如何去實踐,或是說「行法」要如何去做才能有更好的效果,
這三點,我是完全認同的。

一、主忠信。你內心要有某種超越性的人生信念或用康德的術語,是理念。

二、毋友不如己者。修行,從「如何去做」的角度而言,一定要有「善知識」的指導。

三、過則勿憚改。德性實踐最大的「行動點」就是去「改掉自己已知的不好」。這難啊。

**
《论语.子罕》24/ 2021.09
子曰:「主忠信,毋友不如己者,过则勿惮改。」



这句话也是提出了三项孔子的「格言」,亦即人生行事的某些可以参考的范式。

往往,这种句子,都是对话中而来的某种回应式内容,
《论语》是对话体的文本。

但我们从文本中看不到完整的对话内容。

一旦把对话中某种特定情境的文字句子,去脉络化, 而用一种「公式性」的社会科学概念来看待,会出问题的。

比如这句你会觉得有问题的是:毋友不如己者。

毋友不如己者,这句,如果抽象化、社会科学原理化,那么你也几乎无法生活下去;
在你的日常生活中,比你「不如」的人,多的是。

但如果是在特定条件下,例如打桌球,
当我们在讨论要如何练习才能自己的球技更上一层楼,
你说,「一定不能找比你球技差的人去练」,
这有什么不对吗?本来如此。

你当然可以和任何人打桌球,不管是为什么,这都没问题,
然而如果你想「练球技」,
和「不如」你的人去练,往往没有效果,或是「负」效果。

这句,从如何去实践德性可以让生命有更好的变化,
这一「行法效果」的视角来看,
是完全讲得通的,
甚至,是你要注意的事项!

德性要如何去实践,或是说「行法」要如何去做才能有更好的效果,
这三点,我是完全认同的。

一、主忠信。你内心要有某种超越性的人生信念或用康德的术语,是理念。

二、毋友不如己者。修行,从「如何去做」的角度而言,一定要有「善知识」的指导。

三、过则勿惮改。德性实践最大的「行动点」就是去「改掉自己已知的不好」。这难啊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