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0年2月25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憲問》#40

《論語.憲問》40

子張曰:「《書》云:『高宗諒陰,三年不言。』何謂也?」子曰:「何必高宗,古之人皆然。君薨,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,三年。」

白話譯:
子張問:「書上說:『商朝的高宗守孝,三年不議政。』是什麽意思?」孔子說:「不止是高宗,古人都這樣。君主死了,百官三年內都聽從宰相安排,各司其職。」

這裡,孔子談古代的制度、文化。

這一問一答,所關心的重點不同。

《章句》:
子張非疑此也,殆以為人君三年不言,則臣下無所稟令,禍亂或由以起也。孔子告以聽於冢宰,則禍亂非所憂矣。

子張擔心「長官」不管的後果;孔子則是看到了制度上的特色。
一個在擔心人,一個在思考制度。

對話的好處是,可以跳到另一個不同的層面,讓對話者有更「高一層」的思考的機會。
這就是【德】加達默爾之解釋現象學所愛談的人與人之間在相互理解上的「視域融合」。

對話,並不是在「針對的某一事件」上求「對與錯」的二分;相反的,對話往往是試圖激發出對某一事件「不同角度、不同層面」的思考之可能。

論語是「對話體」,其實,古代的經典很多也都是對話體。因為古代的經典並不是要告訴我們什麼是「固定」的對與錯,
而是,
我們可以透過對經典的「對話式」閱讀,可以從中去「想到什麼更多,提高什麼不同層次」的思考。
讀經典很重要!

這並不是在於讀經典裡面的固定內容,而是在於藉著與古人的對話,我們為自己打開了什麼更寬廣的視野和見識。

找一本經典來。
慢慢讀,讓自己「心領神會」。
心領神會,就是自己和經典對話的過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