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1年1月18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公冶長》 #02/ 2021.01


子謂南容,「邦有道,不廢;邦無道,免於刑戮。」以其兄之子妻之。

白話譯:
孔子談論南容:「國家太平時,不會倒霉;國家混亂時,不會坐牢。」孔子把侄女嫁給了他。

孔子這樣的來看待一個人,用這種「價值性」。

「不廢」,「免於刑戮」。

《章句》:
不廢,言必見用也。

對,如果社會是大治時期的社會,你卻沒有什麼值得貢獻的。
那也表示,你的生命沒有內容。

德性的充實,一定會相應於有外在的社會性行為或成就或表現。

這是儒家。生命要有所展現,才是德性的真實存在。

《章句》:
免禍於亂世也。

如果社會混亂,那「免於刑戮」則是一個人智慧的展現。

德性與智慧,是相扣的。

這裡,並不是因為考量「免於刑戮」而去做什麼事。
相反,
這裡是去做應該做的事即德性,但這又有「免於刑戮」的可能性之必然存在;
要能如此,是智慧;而不是熱血。

而這種既是什麼又可以是什麼的這種「效果」, 是辨證的,是來德性的智慧。

什麼是辨證的?

吃虧就是佔便宜。這是就是辨證的。

依直線邏輯,
「吃虧」和「佔便宜」是兩組對立的概念,
要麼,
你吃虧,
要麼,你佔便宜。
你只能二選一。

吃虧就是佔便宜。這句,把二個對立的概念放在一起成為一種互補共構的概念。

這是辨證。

所以,
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;愛別人就是愛自己;利他即利己;
聖經:愛是恆久忍耐,又有恩慈。
華嚴:以大悲水饒益眾生,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。
這種辨證性只能是在德性實踐中來「切身領會」。

所以,有能力貢獻社會就是免於刑戮。

這是德性知慧的辨證式語言。是同一件事的一體兩面。

《论语.公冶长》 02/ 2021.01
子谓南容,「邦有道,不废;邦无道,免于刑戮。」以其兄之子妻之。

白话译:
孔子谈论南容:「国家太平时,不会倒霉;国家混乱时,不会坐牢。」孔子把侄女嫁给了他。

孔子这样的来看待一个人,用这种「价值性」。

「不废」,「免于刑戮」。

《章句》:
不废,言必见用也。

对,如果社会是大治时期的社会,你却没有什么值得贡献的。
那也表示,你的生命没有内容。

德性的充实,一定会相应于有外在的社会性行为或成就或表现。

这是儒家。生命要有所展现,才是德性的真实存在。

《章句》:
免祸于乱世也。

如果社会混乱,那「免于刑戮」则是一个人智慧的展现。

德性与智慧,是相扣的。

这里,并不是因为考虑「免于刑戮」而去做什么事。
相反,
这里是去做应该做的事即德性,但这又有「免于刑戮」的可能性之必然存在;
要能如此,是智慧;而不是热血。

而这种既是什么又可以是什么的这种「效果」, 是辨证的,是来德性的智慧。

什么是辨证的?

吃亏就是占便宜。这是就是辨证的。

依直线逻辑,
「吃亏」和「占便宜」是两组对立的概念,
要么,
你吃亏,
要么,你占便宜。
你只能二选一。

吃亏就是占便宜。这句,把二个对立的概念放在一起成为一种互补共构的概念。

这是辨证。

所以,
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;爱别人就是爱自己;利他即利己;
圣经:爱是恒久忍耐,又有恩慈。
华严:以大悲水饶益众生,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。
这种辨证性只能是在德性实践中来「切身领会」。

所以,有能力贡献社会就是免于刑戮。

这是德性知慧的辨证式语言。是同一件事的一体两面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