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1年1月7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里仁》 #21/ 2020.12


子曰:「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。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父母年齡,不能不知道。一則因長壽而喜,一則因年高而懼。」

這是人之常情,不是嗎?

但人之常情,何其多也,孔子特別提出來談,有什麼寓意嗎?

對,重點在「人之常情」。

人之常情,你就往往不會有「特別的回顧去反思」。

因為人之常情,你往往不會去想,父母的年紀是多少?

想那幹什麼呢?你有想過今天為什麼要去吃午餐嗎?

但,只要你一想,你就會有「反應」的;去想父母之年,一種「人間世正常地」反應會是「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」。

對我而言,重點是,即使是日常到你不會去多想一下的日常煩事,也都是「一定」會有意義的。
但,人不會如此的過日子罷了,那種天天想那麼多的日子,太累了。

儒家,這種學問體系,或是修行體系,其作用力的點,就是在日常生活。

從日常生活那裡,我們就一定會有反應,不必到名山望壇。
從日常反應中,依我們的良心聲音中,我們的德性就會日日增長。


《论语.里仁》 21/ 2020.12
子曰:「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。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父母年龄,不能不知道。一则因长寿而喜,一则因年高而惧。」

这是人之常情,不是吗?

但人之常情,何其多也,孔子特别提出来谈,有什么寓意吗?

对,重点在「人之常情」。

人之常情,你就往往不会有「特别的回顾去反思」。

因为人之常情,你往往不会去想,父母的年纪是多少?

想那干什么呢?你有想过今天为什么要去吃午餐吗?

但,只要你一想,你就会有「反应」的;去想父母之年,一种「人间世正常地」反应会是「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」。

对我而言,重点是,即使是日常到你不会去多想一下的日常烦事,也都是「一定」会有意义的。
但,人不会如此的过日子罢了,那种天天想那么多的日子,太累了。

儒家,这种学问体系,或是修行体系,其作用力的点,就是在日常生活。

从日常生活那里,我们就一定会有反应,不必到名山望坛。
从日常反应中,依我们的良心声音中,我们的德性就会日日增长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