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2年4月4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憲問》#23/2022.03

 《論語.憲問》23/2022.03

子曰:「君子上達,小人下達。」

君子和小人,不是好人和壞人,之意。

人是可變化的存在者。

古典的文本,思考的是人如何往更有意義性方向上的生命變化。

古典文本,很少把人「固定化」。固定化後,然後再去批判。

這是我們這時代的習慣,把人「固定化」,即「物化」。

然後再用我們自己的意識形態去對別人「形成標簽」。

人是可變的,用大學的眼光是嘲笑「國小生」有什麼意義呢?

在國大到大學的「變化過程」,才能看出意義。

因為,物是不會變的。大理石不會變成花岡岩。人,相反。

馬克思說「物化」,那是因為我們這時代用「錢」把人「固定化」。

但人是會向上的變化,那是「特色」,所以會,放下屠刀立地成佛。會,「其聞一善言,見一善行,若決江河,沛然莫之能禦也」。

宋明理學的講法有點讓你覺得八股,但,卻沒有會錯意。《章句》:
君子循天理,故日進乎高明;小人殉人欲,故日究乎汙下。

人,什麼時候,停下來想一下:生命要如何被展現,才能是有「意義的」一種存在樣態?

《论语.宪问》23/2022.03

子曰:「君子上达,小人下达。」

君子和小人,不是好人和坏人,之意。

人是可变化的存在者。

古典的文本,思考的是人如何往更有意义性方向上的生命变化。

古典文本,很少把人「固定化」。固定化后,然后再去批判。

这是我们这时代的习惯,把人「固定化」,即「物化」。

然后再用我们自己的意识形态去对别人「形成标签」。

人是可变的,用大学的眼光是嘲笑「国小生」有什麽意义呢?

在国大到大学的「变化过程」,才能看出意义。

因为,物是不会变的。大理石不会变成花冈岩。人,相反。

马克思说「物化」,那是因为我们这时代用「钱」把人「固定化」。

但人是会向上的变化,那是「特色」,所以会,放下屠刀立地成佛。会,「其闻一善言,见一善行,若决江河,沛然莫之能御也」。

宋明理学的讲法有点让你觉得八股,但,却没有会错意。《章句》:
君子循天理,故日进乎高明;小人殉人欲,故日究乎污下。

人,什麽时候,停下来想一下:生命要如何被展现,才能是有「意义的」一种存在样态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