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3月26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泰伯》 #17

《論語.泰伯》 #17
子曰:「學如不及,猶恐失之。」
***
這種老話,你煩,我也煩。
好像,有講等於沒講。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學習要有趕不上的心情,趕上了,又怕被丟失了。」

很八股,對不對。

你不會這樣學習,我也不會。這樣「學習」,根本就是一種自我傷害。

不過,到了我這種年紀,讀《論語》,心中的疑情往往是這樣想:這孔老夫子為什麼「要這樣子的提問題?」

這是在一種什麼 樣的思慮背景結構之下,所以「這個問題」就跳出來存在了。

用海德格爾的提法:
如果這句子是「存在者」,那麼這「句子存在者」的「存在」是什麼?
亦即,是什麼決定了「句子是如此的被說出來」?

到底什麼狀況下,這句子會對我們是有意義的?

「學如不及」,這裡有一個「如」字。

如,很有意思,例如,祭神「如」神在。
那到底在不在?

學如不及,那到底有及沒有及?

來,以下是我說的:

學,本來的背景結構就是:「如不及」。
既不是及也不是不及。
而是,在「如不及」中才會有「學」。

所以,「如」對著「猶」字。

這是辨證的。
例如,《道德經》:智者不言,言者不智。
那到底要不要「說」呢?不要說,卻又寫出來。這是幹什麼?

又例如:煩惱即菩提。

只有,「不及」狀況下,才能有「學」跑出來。不及,是學之所以要被提出的「背景結構」。

這兩者是「共在」的。於是,猶恐失之,是必然的經驗現象之副作用。

所以,要問的是:你在讀書時,有「不及」的感受共同存在嗎?

如果沒有。那大概是準備明天的考試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