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3月5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泰伯》 #2

《論語.泰伯》 #2
子曰:「恭而無禮則勞,慎而無禮則葸,勇而無禮則亂,直而無禮則絞。君子篤於親,則民興於仁;故舊不遺,則民不偷。」
***
先看白話:
孔子說:「恭敬而無禮則徒勞,謹慎而無禮則膽怯,勇猛而無禮則闖禍,直率而無禮則尖刻。
如果長輩能真心愛護親屬,則百姓就會崇尚仁愛;如果長輩能真心愛護故舊,則百姓就不會冷漠無情。」

這篇有二種「人性」的結構。
一是A無B則變成C
二A 奠基於B;則C變化成D

第一、
人是有變化的可能性,人性是變化之可能性,這是辨證性。

恭,如果沒有了「禮」這種元素被結構在裡面,於是恭自己就會自己產生變化。

於是,恭 變成勞。慎變成葸,勇變成亂;直變成絞。

沒有了禮,就會變。禮重要在那裡?
禮,是一種節制,一種自我「有限性」的自我承認。

有限性,本來就是如此的真實的人的一部分。
你不會死嗎?都會啦。

恭、慎、勇、直,在個體身上呈現,如果個體忘了「有限性」,亦即人這種個體失去了「會死」的人性,
那麼,那些人格「特色」,就會自行變化。

自行變化哦,那是不受你意識控制的。

所以,禮,自制,有限性的承認,為何是儒家中的重要修行原則,在此。

第二、
生命的整體性。

君子篤於親。即A篤於B。
但是結果是,
民興於仁。即C興於D。

A與C,從邏輯而言,是不相干的兩種狀況。在這裡,被形成了相互連動關係。

這種連動如何可能?這是由「生命的德性」所關連起來的。

所以,我常說,
真的,
去尊敬師長,於是你可以讀懂傳播理論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