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4月1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泰伯》 #21

《論語.泰伯》 #21
子曰:「禹,吾無間然矣。菲飲食,而致孝乎鬼神;惡衣服,而致美乎黻冕;卑宮室,而盡力乎溝洫。禹,吾無間然矣。」
***
看孔子如何去評價一個人:大禹。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禹,無可挑剔。他自己粗茶淡飯,而祭品卻很豐盛;自己衣服樸素,而祭服卻很華美美;自己宮殿簡陋,卻盡力興修水利。禹,無可挑剔。」

這裡有三點:
一、他自己粗茶淡飯,而祭品卻很豐盛
二、自己衣服樸素,而祭服卻很華美
三、自己宮殿簡陋,卻盡力興修水利

第三點不用再說了。不是孔子也講得出來。

對我而言,第一、二點,就有趣了。

孔子又不是宗教的祭司,何必去挑這二點。
而且,那二點,看起來與第三點是完全不同的東東。
為什麼第三點不是擺在第一點?

孔子是一種隨機式的講一講嗎?
還是,這一順序,是有道理可談的。

說孔子是古代宗法制度下的人,所以對祭祀這種宗法社會的儀式,都會首先強調。
這也是一種說法。

但,換一種看法,我想說的是,祭品、祭服,都是那個時代的「形而上」的象徵。
先是對形而上的尊重,再來,才能有真正的生命之共感的感受,去「對百姓」的尊重。
對百姓尊重,即是對「他人」尊重。

這一共感,人才能「卑宮室,而盡力乎溝洫」;重點是「盡力」兩字。

什麼是盡力。
是從你內心深處想去做,而不是「包工程」。

來,如果轉成我們的一般日常,例如讀書,你有「盡力」嗎?

盡力,如果有意義,在於,你總是為某種「超越於你」的「理想或感受」而來做事,於是你才能說你是盡力於做某事。

不然,盡力要如何來談起呢?根本無法被說出來。

「超越於你」的「理想或感受」,就是形而上。
重點是,你相信那是生命中必要有的存在環節嗎?

沒有某種形而上的激勵,你怎麼可能去「為他人」做事呢?
不可能啦,喊喊而已啦。

大禹,就是先看到祭品和祭服。

孔子,就是看到大禹先看到祭品和祭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