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2月7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述而》 #20

《論語.述而》 #20
子曰:「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,敏以求之者也。」
***
先看白話譯:
孔子說:「我不是天生就有學問的,衹是個喜歡讀書、勤奮敏捷地追求知識的人。」

這裡,可以說是某種儒學「知識論」的片語。

知識論談:一、什麼是知識?二、人如可可能獲得知識?

可以這樣說,在儒學中區分為:一、生而知之者。二、「不是」生而知之者。

生而知之者,是一種直觀,可以直接的理解和獲取,不必經過推理和分析,同時,這必須認同「每一個人」都有的能力。

這一種直觀是什麼性質的知識呢?

《章句》:
生而知之者,氣質清明,義理昭著,不待學而知也。

換言之,是「義理」,可也以說是「倫理學的直觀」,一種關於「對錯」的當下直觀呈現。
例如,一位老太婆跌倒,你馬上去扶一下。這是對是錯呢?這是直觀就可以出來的。而且「馬上」就出來。

用胡賽爾的理論來對比,也可說是「本質直觀」。

《章句》:
尹氏曰:「孔子以生知之聖,每云好學者,非惟勉人也,蓋生而可知者義理爾,若夫禮樂名物,古今事變,亦必待學而後有以驗其實也。」

然而,倫理學之外的,這世界的世間的學問,物理啦化學啦英文啦歷史啦地理啦,
這是「要學的」,這「不是直觀的」,所以要:「好古,敏以求之者也」。

對儒學而言,倫理學的,價值的,義理的,良心的,是人所以為人的重要判分。
但,這並不妨礙對知識的追求,而且,非常清楚的說明了,對知識的追求,是要「努力去推理分析和累積的」,是完全不同於「倫理學上的直觀」。

所以,知識與德性的「相即性」,是儒學者一輩子在觀注之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