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2月26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述而》 #35

《論語.述而》 #35
子疾病,子路請禱。子曰:「有諸?」子路對曰:「有之。誄曰:『禱爾于上下神祇。』」子曰:「丘之禱久矣。」
***
先看白話譯:
孔子生重病,子路祈禱。孔子說:「有這回事嗎?」子路答:「有。我祈禱天神地神保佑您平安。」孔子說:「我早就祈禱了。」

那麼,孔子自己說:「我早就祈禱了」,這是什麼意思?
是指沒有效?
還是一種反諷?

孔子不相信鬼神嗎?
如果不相信,那他如此重視「祭禮」幹什麼?
難道又是二面人?

詮解論語的人,都會面對這種「合理論述」的兩難。

來,那看看宋代的人如何解。

魏的《注疏》:
若人之履行違忤神明,罹其咎殃則可禱請。孔子素行合於神明,故曰「丘之禱久矣」也。

孔子,「素行合於神明」,也就是說孔子天天都是善,等於天天在禱告。

講得不錯啊。蠻合理的。
但,你會相信嗎?

不會。至少我不會。
因為,只要是肉身的人,就不可能是「純然德性之體」,一定會有要更完美之處,一定有缺憾之事。

來宋代《章句》:
蓋臣子迫切之至情,有不能自已者,初不請於病者而後禱也。故孔子之於子路,不直拒之,而但告以無所事禱之意。

學生太關心老師了,所以什麼方法都來了。
子路這種熱血的學生,做起來也不意外。

「故孔子之於子路,不直拒之」。

這有血有肉多了。

不是嗎?真是不忍學生啊。即使不一定讚同。

我們這時代,天天喊「對錯」,
但卻對人心,不一定有「共感」。

「那個人」,如對人性沒有共感,就會把他人當「邏輯物」來使用。
「那個人」,如此,就會自己是「最物化的人」。

只有人會「共感」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