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2月28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述而》 #37

《論語.述而》 #37
子曰:「君子坦蕩蕩,小人長戚戚。」
***
這句話,你不要解讀錯了。

儒家很簡單,
儒家和很多宗教,在「教格」的基本不同之處在於:
激勵你的理念是不同的。

這裡沒有天堂、極樂、解脫等等,儒家只有「坦蕩蕩」。

人即使是在「坦蕩蕩」的狀態中,
人仍是在喜怒哀樂的世間,人仍苦樂都有,人一定會有憂愁。

但,所有的一切,都是但蕩蕩的承受,不管是喜怒哀樂。

容易嗎?看著辦吧。

你會坦蕩的地接受苦嗎?
不,人都會趨樂避苦,所以你長戚戚。

你會坦蕩蕩地欣賞生命中的樂事嗎?
不一定,你會想要佔有。
只有坦蕩蕩,你才會想要同樂。

坦蕩蕩如何可能?
這恰恰又是形而上的,這不是你「用想的」就有的。
這是德性實踐後生命的自然轉化。

這裡,就實踐的行法特色而言,儒家又有了宗教性格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