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2月12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述而》 #24

《論語.述而》 #24
子曰:「二三子以我為隱乎?吾無隱乎爾。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,是丘也。」
***
先看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學生們,你們以為我教學有保留嗎?我沒有保留,我沒什麽不是同你們一起做的,孔丘就是這樣的人。」

我其實很好奇。
孔子是在什麼狀況下,才會想要講出這個句 子?

什麼時候會有學生向老師懷疑:你是不是有什麼不教我們?把什麼好東西藏起來了?

因為,我的老師經驗是,我教的東東,學生都不一定想學了,更何論什麼藏起來不藏起來的?

孔子是在讓我們這種老師傷心的嗎?嚇死人了。哈。

《章句》:
諸弟子以夫子之道高深不可幾及,故疑其有隱,而不知聖人作、止、語、默無非教也,故夫子以此言曉之。

原來,孔子在講,「學問」不只是那種可以「被補獲」的知識內容系統,例如物理、化學。

「學問」,也可以是「生命應如何」的這種。
這是倫理學方向的。
這種學問,不是補獲型的學問/知識內容;
而是,要用你自己的生命來展示:倫理型的學問作用在一個活生生的個體生命時,會有什麼「作用」。

通俗的講,就是,讀書如何變化氣質。

這,老師就必須用自己活生生的肉體生命來展示給同學看。也就就是一個老師的「氣質」。

《莊子.田子方》:「若夫人者,目擊而道存矣,亦不可以容聲矣。」

「目擊而道存」,是我大學時,我最被顛覆的句子之一。而那位老師是王淮老師。

原來,真正的「生命學問」,是在老師的言行舉止中,而不是在書本或黑板中。

從此,我看各各老師,去欣賞的是他/她的氣質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