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0年3月23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14

《論語.衛靈公》14
子曰:「臧文仲其竊位者與?知柳下惠之賢,而不與立也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臧文仲是竊居官位的人嗎?明知柳下惠品德高尚,卻不推薦他做官。」

文仲兄有一件事被孔子批評,因為他沒有讓一位「品德高尚」的人去擔任行政管理的高級主管之工作。

文仲兄所為的這事。其實,如果我們用一般的反應,也知道「不好」。

那到底為什麼,記錄者想記下這一段話呢?孔子有想要表達什麼想法嗎?

其實,我愈讀愈覺得怪,覺得有話想講。幾個字,讓我不太心安。

「『竊』位」、「賢」、「立」。

賢是指道德高尚。
好,但道德高尚,萬一沒有行政能力呢?這我們常見的。
知道與不用之間,這中間的可能性,有很多種狀況啊。
孔子一定都知道嗎?

所以,如果如上所言,不立,搞不好是好事啊。為什麼孔子用「竊」字來形容呢?用竊,是想形容某種特定的人事情況,而這種情況是有意義可談的嗎?

來,看看古人如何來解。《章句》:
范氏曰:「臧文仲為政於魯,若不知賢,是不明也;知而不舉,是蔽賢也。不明之罪小,蔽賢之罪大。故孔子以為不仁,又以為竊位。」

實在太佩服【宋】朝的學者人了。
有二種狀況,所以不用:
一、 若不知賢,是不明也。
二、 知而不舉,是蔽賢也。

我們可能都會有這二狀況。但,「不明之罪小,蔽賢之罪大。」

蔽賢之過之嚴重,「故孔子以為不仁,又以為竊位」。

為什麼?

我想起佛學中,「障人法身慧命」,也往往是被稱之為是「最嚴重」的不好行為。如果你迷信的去讀到「果報」,那是傪不忍賭。

蔽賢,是指遮蔽了一個人德性的成長,或是遮蔽了一個人能力之可能性的充分發展。

妨礙他人成長。用竊來形成,恰好。因為,竊,就是把某種可能性可以發生的機會,拿掉了。

同學;千萬不要嘲笑其他同學的讀書!斷人法身慧命,即同「竊位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