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0年3月9日 星期一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4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4
子曰:「由!知德者鮮矣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仲由啊,理解道德的人太少了。」

從字面看來,白話譯是通的。
但,「知」德的知,是「理解」嗎?還是,實踐呢?

我並沒有想要去做成「理解」和「實踐」的二元對立,換句話說,好像理解和實踐是二件不相同的事,所以你要去挑一件。

不是。

道德這種事,「理解」是重要的;但道德這種事,去「真正理解」的唯一方法是「實踐」。

看到老太太在馬路上跌倒,你急去扶她起來。

很好。這當然好的行為,也一定是道德行為。

但,在這過程中,你在實踐的過程中,一定會有某種「感受出來」,那種「道德感」的感受是你的親身肉身經驗中可以感受到的。

那種感受是「道德」的基礎。而那種感受,恰恰是「實踐」才會有的。光是「理解」是不會有那種感受的。

古人其實理解的很清楚。《章句》:
德,謂義理之得於己者。非己有之,不能知其意味之實也。

義理之「得於己者」,一定是自己的內在感受之存在,義理才是有真正的意義。

「非己有之,不能知其意味之實也」。這裡也有「知」,但並不是去理解什麼外在事件的內容,而是,
知是一種「內在感受」(己有之),內在感受到某種「意味之實」也。

這種感受,用現象學的說法,就是「親身理解/自身感知」。
當然也是一種理解,但不是「向外」的知識型理解,而是「向內」的一種自我感受之存在的那種「視域」式的理解。*
*倪梁康,《自識與反思》,〈胡塞爾〉章節。

任可可以被稱之為「道德」的東東,一定都伴隨著、【共現著】這種「親身理解/自身感受」,
我很願意稱之為「良知良能」(王陽明)。

沒有感受存在的道德,往往都是社會化的口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