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0年3月25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衛靈公》 #16

《論語.衛靈公》16
子曰:「不曰『如之何如之何』者,吾末如之何也已矣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遇事不想著『怎麽辦,怎麽辦』的人,我不知道對他怎麽辦。」

講的很有感啊。不是嗎?

《章句》:
如之何如之何者,熟思而審處之辭也。不如是而妄行,雖聖人亦無如之何矣。

如之何如之何,是指「熟思審處」,這是指思考。

於是我們可以這樣問:
孔子是對,遇事,沒有說「怎麽辦,怎麽辦」,這種行為的人,搖頭。
還是說,孔子是對沒有「熟思審處」這種「思考行為」的人,搖頭。

會這樣問是因為:嘴上愛說「怎麼辦怎麼辦」的人,未必會思考;
會思考的人,未必會嚷嚷著「怎麼辦」。

在儒學的思維脈絡中,「思維」這種行為,是在一種什麼狀況下的重要性!

佛學中有:聞、思、修,這樣的思想體系。
思,指「思考」,是修行的必要環節之一。換言之,強調「修行」之實踐的同時,「思考」是運作的一種內在組成分子。

對儒學而言,「思考」和德性實踐之間的關係是什麼?

德性的實踐,是一種媒介,是一種修行的媒介。
我們透過對「德性行為」的實踐,來達到對自己生命整體提升的「目的」。

用康德的概念,康德倫理學中,道德通過意志建立法,而意志立法的根據就是「目的」。這目的,康德用判斷力來補充,是「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」。

談修行,行為 與 目的 之間,是有關係可言的。

換言之,德性行為之履踐並不是一種傻傻的跟著做,以免被罵,的這樣行為;
德性行為是有目的性的指向的,是指在實踐之後,生命有沒有更具有更大的胸襟、更寬的視野之提升。

有沒有呢?這裡可以思考,是有思考空間的,是有思維上的反省作用力。

沒有這種思考過程,說做有德性的行為,可能只是一種社會習慣而已。

如果你是這樣的不思考的人,那孔子天天講德性,又能如何呢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