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0年3月15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8

《論語.衛靈公》8
子曰:「可與言而不與之言,失人;不可與言而與之言,失言。知者不失人,亦不失言。」
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遇到可以說的人卻不說,就會失去可與說話的人;遇到不可說的人卻說了,就是說話冒失。聰明的人既不去可交談的人,也不言談冒失。」

這句,很日常生活的「好建議」,就我們一般生活而言,大家都知道:能這樣是最好的。

至少,很少人有想要往「反方向」的樣態去做。

不過,核心是:如何可能?

想歸想,你如何能做得到?

孔子用「智者」來形容做得到的人。但,你如何可能變成是「智」者?

我喜歡在讀論語時,問:如何可能?

這是受我大學教孔孟的王淮老師的影響。他上課在解論孟老莊時,就愛說:如何可能?談何容易。

自己慢慢多看書了,才了解這種問法是問「行法」,即實踐的方法。

這篇,沒有針對行法的問應。

論語很多這樣的例子。孔子談了一些很棒的名言佳句,但,如何做到呢?並沒有指出。

佛學就比較不同。對人世間進行某種評價和理論說明之後,往往是會帶出行法的。

一般而言,儒學的行法是「倫常」/「日常」的履踐。這種「日常行為」能有什麼用?
跟「打坐」「吐納」等顯著的「方法」比起來,日常/倫常實踐,似乎談不上什麼「行法」的樣子。

在日常/倫常生活中,儘最大可能的往「好的」方向去實踐,就是「行法」,就是修行的過程。
這過程,會透過如此的踐履帶動「德性」的感受出來,而德性的感受會引發「智慧」的開展。

唐君毅曾論述過:德性和智慧的關係。
因德性而帶來的智慧不是變「聰明」而已,而是能「正確」的在人世間做出判斷並因此得到好的效果。

康德的「福、德」之間是有相關的推理論述,也是這一方向上的思考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