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0年4月29日 星期三

《論語.衛靈公》#41


子曰:「辭達而已矣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話說清楚就可以了。」

這句,我當然知道。不然呢?難道說,講話是為了讓人清不懂的嗎!不會吧。

孔子為什麼不說,飯飽而已矣呢?運動流汗而已矣呢?睡覺休息而已矣呢?…

他挑出「辭」,到底是為什麼?而且還被記下來。

孔子如果在現代,吃了臭豆腐,然後說,臭豆腐好吃而已矣。記錄的人,會不會記下來呢?

這裡有二個重點我要講出來的,

一、 論語是對話體。這句被講出來的對話狀況,我們並不清楚。這「句」之所以有意義,要在這對話情境中,才能「真正」凸顯出來。

二、 用「達」來介定辭的最後目的,這到底是什麼看法下被提出來的。

第一個,無解。我看古注,也都沒有談到對話的情況。

在第一個無解的情況下,我們要談第二個,只能想當然爾的憑空抽象的談。

那麼,對我們而言,我們(眾注解者)會猜,到底為什麼要用「達」來介定辭的使用之目的呢?

《章句》:
辭,取達意而止,不以富麗為工。
《注疏》:
孔曰:「凡事莫過於實,辭達則足矣,不煩文豔之辭。」

我們可以看到,與「達」相對的是「富麗」、「文豔」。

為什麼,把句子講的美美的不好呢?天啊,我們花了多少錢和時間去學「作文」,難道只是為了聯考?

對我而言,美並不足以防礙「達」。
甚至,就美學理論而言,有「美」才能是真正的達。

用我們的一般經驗而言,真正「達的句子」,達的本身就是一種美。不是嗎?

或許,這句,對我而言,可以解釋出孔子的美學觀:「達」是美的奠基地。

達與美,並不是兩種不同之物,讓你可以選擇的。說,是要達,或是要美。

而是說,先有了「達」,在這種狀況下,才能產生真正的美。談美才有可能。

句子「達了」,於是句子能產生出「意義」。有了意義的句子,才有美的可能。

海德格爾的美學說:「美與真理並非比肩而立。當真理自行設置入作品,它便呈現出來」。

套用來猜孔子,孔子應是說:美是一種形式指引,指引著句子已把意義自行設置在自己裡面的狀況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