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0年6月9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陽貨》 #15



子曰:「鄙夫!可與事君也與哉?其未得之也,患得之;既得之,患失之。苟患失之,無所不至矣。」

白話譯:
孔子說:「卑鄙小人可以共在嗎?這種人他沒得到時,怕得不到;得到後,怕失去。一旦害怕失去,他什麽事都敢做。」

患得患失,這是成語。而且,真的人性中的常見。

就一般人而言,人很難不是這樣的一種存在展現。

孔子談出這種現象,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嗎?想要說明什麼嗎?

這不是孔子發明的現象,孔子也不是第一位觀察到現象的人,孔子只是「在這種場合指出來」而已。

原本就有,所以才能被指出。這是「存在論」的思路。

指出現象之後,孔子講了個可能的「發展後果」:「苟患失之,無所不至矣」。《章句》:小則吮癰舐痔,大則弒父與君,皆生於患失而已。

來,從「患得患到」→ 「無所不至」,這是如何被推演出來的呢。這發展過程,應有某種根據於人的「存在的道理」而形成的一種過程。

這是「詮釋學存在論」的做法,海德格爾、加達默爾是代表性的學者。

以下講的,可能會超出你的理解容忍力範圍。因為這是修行領域的一種詮釋學存在論解釋。

人,與外在的事物,如果兩者之間關係是「分開的」,換言之,你是你,他是他,你是你,物是物,這二者是「分開而獨立的」個體。

那麼,人不可能不患得患失。因為,你與「他者(物)」之間的關係是偶然的關係,沒有什麼理論上的保障。

因為是偶然的,所以,你會去使用各種可能的手段,去「強力地」維待那種你想要的關係。

也就是說,無所不至,是理論上的必然。不是你的意志能迴避的了的。

我常用在想,為什麼古代的學問老愛談「天人合一」「他即是我」「本是同根」之類的想法呢?

因為,只有在這種「觀念之下」,人才在理論上有可能不患得患失。因為在生命的底層,人是同一的,是佛、是愛、是仁、聖子…,在這層次中,人與人是同一的。

因為既是同一,無所得所以無所失。所以,捨即是得;所以施即是受;所以利他即利己;所以恨他即恨己;所以怎麼對別人就是怎麼對自己。所以,你才有可能不患得患失。

這是理論上的必然。非個人意志所可改也。

再來的追問是:這種他我同根式的想法,只是想法,還是一種「存在的真理」呢?

是「存在的真理」。但去理解(體悟)這道理,是一段修行的過程。是艱困過程,也不是一二天就成的。


《论语.阳货》 15

子曰:「鄙夫!可与事君也与哉?其未得之也,患得之;既得之,患失之。苟患失之,无所不至矣。」

白话译:
孔子说:「卑鄙小人可以共在吗?这种人他没得到时,怕得不到;得到后,怕失去。一旦害怕失去,他什么事都敢做。」

患得患失,这是成语。而且,真的人性中的常见。

就一般人而言,人很难不是这样的一种存在展现。

孔子谈出这种现象,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吗?想要说明什么吗?

这不是孔子发明的现象,孔子也不是第一位观察到现象的人,孔子只是「在这种场合指出来」而已。

原本就有,所以才能被指出。这是「存在论」的思路。

指出现象之后,孔子讲了个可能的「发展后果」:「苟患失之,无所不至矣」。《章句》:小则吮痈舐痔,大则弒父与君,皆生于患失而已。

来,从「患得患到」→ 「无所不至」,这是如何被推演出来的呢。这发展过程,应有某种根据于人的「存在的道理」而形成的一种过程。

这是「诠释学存在论」的做法,海德格尔、加达默尔是代表性的学者。

以下讲的,可能会超出你的理解容忍力范围。因为这是修行领域的一种诠释学存在论解释。

人,与外在的事物,如果两者之间关系是「分开的」,换言之,你是你,他是他,你是你,物是物,这二者是「分开而独立的」个体。

那么,人不可能不患得患失。因为,你与「他者(物)」之间的关系是偶然的关系,没有什么理论上的保障。

因为是偶然的,所以,你会去使用各种可能的手段,去「强力地」维待那种你想要的关系。

也就是说,无所不至,是理论上的必然。不是你的意志能回避的了的。

我常用在想,为什么古代的学问老爱谈「天人合一」「他即是我」「本是同根」之类的想法呢?

因为,只有在这种「观念之下」,人才在理论上有可能不患得患失。因为在生命的底层,人是同一的,是佛、是爱、是仁、圣子…,在这层次中,人与人是同一的。

因为既是同一,无所得所以无所失。所以,舍即是得;所以施即是受;所以利他即利己;所以恨他即恨己;所以怎么对别人就是怎么对自己。所以,你才有可能不患得患失。

这是理论上的必然。非个人意志所可改也。

再来的追问是:这种他我同根式的想法,只是想法,还是一种「存在的真理」呢?

是「存在的真理」。但去理解(体悟)这道理,是一段修行的过程。是艰困过程,也不是一二天就成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