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20年6月16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陽貨》 #20


孺悲欲見孔子,孔子辭以疾。將命者出戶,取瑟而歌。使之聞之。

白話譯:
孺悲想見孔子,孔子推說有病不能見。傳話的人剛出門,孔子就取瑟彈唱了起來,讓他聽見琴聲。

乍看之下,可能搞不懂這故事的前後。

來,《章句》:
孺悲,魯人,嘗學士喪禮於孔子。當是時必有以得罪者。故辭以疾,而又使知其非疾,以警教之也。程子曰:「此孟子所謂不屑之教誨,所以深教之也。」

古文,也不難懂的。對不對!

我比較好奇的是,這位論語的記載者,真的很有眼光。這種事,他也記了下來。

人皆有所不忍。

《孟子.公孫丑上》: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。先王有不忍人之心,斯有不忍人之政。」

和我們這時代不同吧。我們這時代談對/錯。而且是二分法下之的對錯。

對的,對的像上帝一樣;被認為錯的,可以隨便被糟踏。

所以,一個報復比一個報復,更兇狠。

什麼狀況下,人會有「不忍」之心?什麼是不忍?不忍如何有可能?

只有當你認為「每個人(他人)都可以有機會比現在更好」,我們才會有不忍之心的浮現。

當你用二分法把一個人絕對的「壞化」時,你才能大力而無不忍之心地踏踩一個人。

但,人終究是有「仁心的」,終究是有佛心的,終究是聖子的。只能你真的感受到了這點,你就有能力去生出不忍之心。

不忍之心,是德性的基礎。即使對錯是清楚的,你仍是不忍的;而不是歡樂的踐踏別人。

這一不忍,驚天動地,因為,那才是生命可以變化的動力:你不忍地不想去放棄自己。

天天踩著別人的人,或著說批判別人的人,是不會有自己變化之可能的。而自己不可能有變化,才是「物化」。

物,是不會變化的東東。人,是所以是人,恰恰是會向上地自我變化。


《论语.阳货》 20
孺悲欲见孔子,孔子辞以疾。将命者出户,取瑟而歌。使之闻之。

白话译:
孺悲想见孔子,孔子推说有病不能见。传话的人刚出门,孔子就取瑟弹唱了起来,让他听见琴声。

乍看之下,可能搞不懂这故事的前后。

来,《章句》:
孺悲,鲁人,尝学士丧礼于孔子。当是时必有以得罪者。故辞以疾,而又使知其非疾,以警教之也。程子曰:「此孟子所谓不屑之教诲,所以深教之也。」

古文,也不难懂的。对不对!

我比较好奇的是,这位论语的记载者,真的很有眼光。这种事,他也记了下来。

人皆有所不忍。

《孟子.公孙丑上》: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。先王有不忍人之心,斯有不忍人之政。」

和我们这时代不同吧。我们这时代谈对/错。而且是二分法下之的对错。

对的,对的像上帝一样;被认为错的,可以随便被糟踏。

所以,一个报复比一个报复,更凶狠。

什么状况下,人会有「不忍」之心?什么是不忍?不忍如何有可能?

只有当你认为「每个人(他人)都可以有机会比现在更好」,我们才会有不忍之心的浮现。

当你用二分法把一个人绝对的「坏化」时,你才能大力而无不忍之心地踏踩一个人。

但,人终究是有「仁心的」,终究是有佛心的,终究是圣子的。只能你真的感受到了这点,你就有能力去生出不忍之心。

不忍之心,是德性的基础。即使对错是清楚的,你仍是不忍的;而不是欢乐的践踏别人。

这一不忍,惊天动地,因为,那才是生命可以变化的动力:你不忍地不想去放弃自己。

天天踩着别人的人,或着说批判别人的人,是不会有自己变化之可能的。而自己不可能有变化,才是「物化」。

物,是不会变化的东东。人,是所以是人,恰恰是会向上地自我变化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