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1月29日 星期二

《論語.述而》 #12

《論語.述而》 #12
子曰:「富而可求也,雖執鞭之士,吾亦為之。如不可求,從吾所好。」
***
這句儒家的財富觀。

先看白話:
孔子說:「如能致富,哪怕是趕車,我也幹;如不能,則隨我所好。」

以前大學讀歷史系時,常討論一個主題:
為什麼資本主義沒有在中國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被建立起來,如同西方一 樣?

馬克思偉伯《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》,是我們討論時的理論模型。

這句就是常被引述用來進行論述說明的「句子」。

你覺得有這種觀念,你會不會努力拼命賺錢呢?正如同所謂的「資本家」那樣的努力呢?

看起來不像。
所以,理論上,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地方應不會有資本主義的發展。

但是,如果你看早期當代亞洲地區的發展,那些「小龍」,那些快速成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區域,不又正是所謂「儒家文化影響圈」的地方嗎?日本韓國香港台灣新加坡。

所以,儒家應不妨礙資本主義的發展啊!

那,這句話,到底是有沒有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呢?

哈哈哈

賺錢是人的「動物性本能」。只要有對的環境、對的知識,人人都想要賺錢的。

那和儒家無關。
只要有和平,就會有繁榮。
中西的差別是,有沒有「工業革命」,亦即有沒有能力「量產」。

儒家所談的東東,本來就是「逆動物性」的東東,是人的德性。是,人在「是動物」的同時,也可以「不是動物」的某種可能性。

財富,很好啊,儒家不反對。請努力。
但那不是生命的「唯一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