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1月24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述而》 #8

《論語.述而》 #8
子曰:「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,舉一隅不以三隅反,則不復也。」
***
這句真的不好講。

先看白話:
孔子說:「不到苦思冥想時,不去提醒;不到欲說無語時,不去引導。不能舉一例能理解三個類似的問題,就不要再教他了。」

白話譯文,你參考一下就好,大致了解一下文義即可。

「則不復也」,是指不要再教某人了。
這真的是很嚴重的狀況。

對一位老師而言,需要搞到這種境地的那個條件是什麼?

這篇所提出來的是「不能舉一反三」。

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,這世界上大約有百分之六十的「學生」,基本上是要被放棄的。

不能舉一反三的同學,多的數不清呢?
何必舉一反三,反個二十、三十也不懂的,多的是。

孔子不會是這樣想啦,隨便一個老師,至少也反個五、六。

對我而言,重點是,「為什麼學生不會舉一反三」?
是笨嗎?
還是有什麼狀況是「不對的」?

如果你沒有下面這種讀書的習慣,
或者說,
你不知道,讀書這件事,必然是這樣的一種心靈運作結構。
那麼,不管你再聰明,你一定不能舉一反三,
愈聰明的,愈不能舉一反三。

那是:讀書的心靈結構是:「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」。

意思是:碰到困難,要去思考。「去思考」這樣的動作一定要出來,不管最後有沒有真的「想出什麼」來!

正如同,想騎腳踏車,一定要去「練」。
認為不去練,就會的,
愈是聰明的如此認為,愈是「不會」騎!

「去思考」是一種動作,但卻是和心靈成長有關的動作。
這種動作的過程,心靈會自我變化。
於是問題的被解決,就有可能性。

對我而言,《華嚴經》強調:「善用其心」。正是這個意思。

「不憤不啟,不悱不發」,正是對一個人,盡最大努力想去思考問題之解決的那一種情緒的描述。

有這種努力的熱情,自然就會舉一反三。這是必然的。
同樣的,沒有去思考解決問題的「努力」,舉一反三則是不會被想去做的事。

這和你既有的聰明,無關。
這是讓你比你目前的自己,更聰明的「行法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