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1月6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雍也》#20

《論語.雍也》#20
子曰: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樂之者。」
***
知、好、樂,的三個層次的差別。
既是有差別,而且三個是有「質性上」的檔次上的區別,
那麼,如何可能往更好的狀態上去提升自己呢?

白話:
孔子說:「知道學習不如喜歡學習,喜歡學習不如以愛好學習為。」

知道是推理之事;喜歡是感受之事;而愛好是性情之事。

性情所指,是指人的某種生命情調的結構性狀態,例如愛好讀書。
你只要有空,就會讓讀書這事,成為你的生活的一部分。

重點是,對某事而「樂」,如何可能在你的身上產生。

如果你不喜歡讀書,人有可能變的「樂」起讀書來嗎?
如果你對德性之事覺得八股,有可能那天你會覺得「德性之事」是如此的緊關乎生命的成長和變化?

樂,不同於「好」(四聲)。

知是得到;
好是情緒的,是更關於肉體和天生的質氣的,例如喜歡貓。

這兩者都是「有所待的」。

樂是從實踐中而來的感受,那種感受是必然連帶著你自己在過程也被改變的這樣一種效果。

感受到自己的變化,而且這種變化是一種質性上的提升,你就會一再的去深化自己。

動力來自你自己要去改變自己的那種張力。
那是結構的,是超乎於你既存的經驗的,是形而上的。「自在自為」的。
於是,動力就源源不絕。
也只有如此,才可能是「此古之學者,所以自強而不息者歟?」(《章句》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