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1月6日 星期日

《論語.雍也》#22

《論語.雍也》#22
樊遲問知。子曰:「務民之義,敬鬼神而遠之,可謂知矣。」問仁。曰:「仁者先難而後獲,可謂仁矣。」
***
這裡談二個面向,一是「智」,二是「行法」的過程。

什麼是「智」?這是大家都愛問的問題!
為什麼常會挑動人心的想要去問?
因為大家都想知道「聰明」和「智慧」有什麼不同?

形式上看起來,這兩者或許都相同,都是採取「特定行為」達到「某種效果」。而這種「行為」往往是一般人想像不到。

那麼,兩者不同在那裡呢?

孔子用了一個「有趣」的比喻來說明:敬鬼神而遠之。

為什麼會挑這個呢?
是不是如此這般的行為結構,代表了什麼意義,而可以被稱之為是「智慧」呈現的某種結構呢?

《章句》:
程子曰:「人多信鬼神,惑也。而不信者又不能敬,能敬能遠,可謂知矣。」

「能敬能遠」。這是一種有趣的現象,而且是一種「邏輯上 二者相背離」的現象。

難道說,智慧往往是以某種邏輯 相背離姿態來呈現!

為什麼?

可以直線邏輯推理出來的,是「聰明」。
那必然是和「個人的好處」有關。一定是的。
如果你不覺得你的聰明是和「個人有關」,那只是因為你用好聽的口號來代替而已。

「吃虧就是佔便宜。」這不是邏輯推的出來的。「聰明的人」做不出這種結論。

只有在一種對生命意義價值的方向性之信任下,你才能越出「聰明」,而是以一種「超越於自己」的「決心」之下,來做為。

那是智慧。

敬鬼神而遠之。這是自己對自己的挑戰!
這一背離狀況的行為下,你是無法去思考自己的,你只能超越於自己。

這過程,必然是痛苦的。因為,那同時是「改造自己的過程」。

「仁者先難而後獲」。這是實踐過程必然的呈現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