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教學總網站

2019年1月24日 星期四

《論語.述而》 #9

《論語.述而》 #9
子食於有喪者之側,未嘗飽也。
***
這一是段對孔子生活行為的描述。

白話:
有戴孝人在旁時,孔子從未吃飽過。

這又如何?
我是這麼想啦!
記錄的人,到底想要表達什麼?藉由這個「行為」的描述。

有吃飽,沒吃飽,真的會怎麼樣嗎?

《正義》:
以喪者哀慼,若飽食於其側,是無惻愴隱痛之心也。

「惻隱之心」,大概是這段想要講的吧。

惻隱之心,一定要用「吃飽」與「不吃飽」,來表現嗎?未必。表現惻隱之心的方式很多,
這又因個人的氣質之性的不同,而有差異。

但重點是:「惻隱之心」。這是這記錄想要藉由孔子這個人來表現出來的。

《孟子》:「惻隱之心,人皆有之」。

對,大家都有。你也有。真的。不用怕你會沒有。

但當那個聲音出來之時,你會「聽到」「惻隱之心」的呼喊嗎?
未必。

讓惻隱之心的聲音,來成為人生做決斷時的思考基礎。就是儒家。

這個之外,都是其次的了。但並非不重要。

惻隱之心,為什麼被稱之為「惻隱」。
那是因為,那聲音隱隱約約;
但你一定知道它的存在,你一定感受得到它的「命令性」。

這是儒家的形而上學。
惻隱之心,來自於你自己,但又高於你自己。

但這不是「抽象的純理論」,而是來自於你「可以感受到的」經驗感知。
謝氏曰:「學者於此二者,可見聖人情性之正也。能識聖人之情性,然後可以學道。」
情性是感受的,是【一定可以】被自己所給予自己的經驗感知。
所以,儒家才能說:人皆可以成為聖賢。

【情性之正,然後可以學道。】真的!

好好的去看一下你的朋友,你的周遭人物。
為特定目標,而會去超出「情性之正」的人,皆無感於「惻隱之心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